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。当前,家庭经营这一“分”的层次进展充分,而集体经济这一“统”的层次却相对滞后。
记者获悉,针对这一情况,全国政协常委、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解学智在一份提案中建议,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构建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协同发力的格局。
目前,全国只有约40%的村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,约70%的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,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还比较薄弱,农业农村经济小、散、弱特征明显。
解学智分析,这是因为随着农村社会化、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,“一家一户”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不可避免带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,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。
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滞后,导致“无钱办事”的空壳村大量存在,村集体带动能力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,农民兼业化、农业副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,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,一些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败,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。
“对于‘三农’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,根本上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还不完全适应,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。”在提案中,解学智如是分析,“就当前而言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构建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协同发力的格局,可以有效发挥组织优势,盘活集体资产,繁荣农村经济,聚拢乡村人气,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。”
解学智建议,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。
一是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这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根本保证。
二是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三是加大金融对村集体经济支持力度。
四是加强党对村集体经济领导。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,打造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。
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,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,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。
来源:农村金融时报